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代晋 > 第九十二章 地窖惊魂

第九十二章 地窖惊魂(第2/2页)

    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周围也都是泥土墙壁,并没有做任何其他的装饰。里边有一张木床,床上还有已经发黑的被褥,一个大水缸,一些杯碟碗筷摆在一张小几上。水缸旁边有个米斗,里边还残留着一些发了霉的米。

    墙壁上有个凹槽处,摆放着一盏油灯。早已经油尽灯枯,布满了灰尘。在靠近墙角的地方,有个小小的木架,上边摆着两个箱笼,同样灰蒙蒙的落了一层的灰。

    这便是整个地窖里的全部摆设,看起来并非储存粮食或者金银财宝的密室地窖,倒像是个地下避难之处。

    阿珠跟着李徽看了所有的这一切,低声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啊?为什么会有两副骸骨在这里?这是地牢吗?有人被关在这里死了?”

    李徽不置可否,将灯笼递给阿珠,上前将木架上的一个箱笼抱了下来放在地上。阿珠忙将灯笼凑上前去照亮。李徽轻轻一掀,箱笼盖被掀开来。

    箱笼里是一些衣物,保存完好,是一些女子和孩童的衣物,在箱笼的最下方,还有一个小小的胭脂盒和一枚铜镜。

    李徽轻轻的翻找了几遍,除了这些,并无其他特殊之物。于是将箱笼盖上,起身再去搬第二个箱笼。但让李徽意外的是,第二个箱笼甚为沉重,搬下来的时候极为吃力。

    李徽心里有些期待,莫非这只箱笼里装着铜钱或者什么金银财宝?

    但箱笼打开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卷卷的黄皮卷宗以及一些黄纸装订的书籍。难怪这么重,这年头的纸张粗糙厚实,装订成书本和卷宗之后甚为沉重。

    李徽快速翻看了一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盖着篆文印章的卷宗。那正是一份官凭。打开官凭之后,上写:兹有汝南郡黄庭柏,字衡秋,汝南郡中正评议三品,兴宁元年三月,吏部铨选委任居巢县令之职。持官凭上任,各地郡县给予通行之便。

    第二页上写着这位黄庭柏的基本资料,比如年龄三十三岁,身长五尺八寸,面白长须,左眉疤痕长一分等等详细的信息,以便对照本人。

    李徽拿着这份官凭看了一会,心中几乎已经明白此人是谁了。此人应该正是被冯黑子一伙杀害的居巢县的那位黄县令。

    之前李徽便从那位郑老丈口中得知了当年被冯黑子匪帮杀死的县官姓黄。姓氏上是吻合的。

    从时间上看,兴宁元年,那是七年前。而居巢县发生冯黑子一伙杀官之事是五年前。以三年一任的任期来算,正发生在这位黄庭柏县令在任期间。

    所以李徽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官凭的主人正是之前的那一任县令。

    李徽迅速在一堆卷宗里翻找,很快找到十几封公文。都是历阳郡送来居巢县的公文。内容是询问居巢县内冯黑子匪帮的人数,作为,以及督促黄县令尽快剿灭的内容。还有几封是告知黄庭柏历阳郡调派兵马即将前来剿匪,要黄庭柏予以配合的内容。

    整个十几封相关公文看下来,李徽似乎看到了整件事的发展脉络。冯黑子一伙如何兴起,历阳郡命黄县令扑灭匪患,黄庭柏扑灭不力请求历阳郡出兵。历阳郡数次出兵剿灭未果,冯黑子坐大,逐渐难以控制……

    虽然那是在兴宁二年和三年之间的事,距离现在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了。但是李徽依旧能从公文的行文之间感受到当时的急迫和焦灼。

    而在箱子最底下的角落里,李徽最终发现了一个四方红木盒子。打开之后,里边存有一方铜制县令官印,一方刻有衡秋二字的黄庭柏的私印。另外还有一封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